“聚焦上海2040” 同济规划专题系列讲座——张尚武(下篇)
张尚武 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同济参与上海2040空间战略研究观点聚焦(下篇)
——新一轮空间发展战略观点聚焦
上海未来的全球城市定位和路径需要基于特定的时空背景来认识。从规模意义上讲,上海无疑已经是最重要的全球城市,但上海与纽约、伦敦等世界级城市发展路径不同,上海的全球城市地位的确立是在全球和中国之间发挥了两个扇面作用,这也是未来上海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取向。
上一版总体规划提出四个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核心是经济功能。未来发展则不仅需要建立在规模竞争力和经济资本控制力之上,更需要关注结构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人力资本和环境竞争力将是上海创新发展的关键,是新一轮发展的核心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上海全球城市发展的愿景是“迈向世界级的全球城市——更具全球竞争力、人文特质和可持续发展的上海”。包括三个维度的目标:经济维度,更具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城市;人文维度,更具文化特质、魅力、亲和力的人文城市;环境维度,更具可持续发展能力、高密度的生态城市。
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协同所形成的全球城市区域,是决定上海全球城市的的重要支撑,需要界定全球城市区域的范围和上海的任务,形成多层次的空间表述。
“域”:即长三角区域,包括三省一市范围,作为全球城市直接的经济腹地,形成一日通勤圈。
“群”:长三角城市群,是上海参与全球竞争的最核心单元,Z字型区域,约为两小时通勤圈范围,形成产业分工和相互支撑,是影响上海宏观空间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
“区”:上海大都市区,即市域范围。对外扇面接轨国际,统筹自贸区、空港、航港等要素;对内扇面强化对长三角辐射。强调全球性、地区性的多层次门户枢纽,通过集疏运廊道的梳理,形成沿江、沿杭州湾、沿海通等6条区域性廊道,强调区域性节点城市,如西部的嘉定、青浦、松江和东部的临港作为区域节点城市的建设。强调全球城市功能体系的建立,城市中心强化“中央活动区”,具有外围难以替代的金融、商业、商务集聚功能,外围形成若干个支撑节点和支撑性。
包括崇明岛、淀山湖、杭州湾、东部海滩4大生态空间的保护,以及生态网络的建立,是生态底线控制的核心,也是空间布局调整的前提和明确差异化发展的基本依据。
增长边界的划定是实现底线控制的基本手段,也是实现多规合一最重要的内容。涉及多个部门,相互有交叉,应对明确线就是政策的边界,对应不同法定要求和开发控制条件。经过研究,提出“两线三区”划定方案,对应区分部门责任,许多控制要求应当直接引用。
刚性控制边界,包括3类,一是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线(国土),二是生态功能保护红线(重要生态功能、生态脆弱和敏感区)(环保),三是特定保护区控制线(相关部门所规定的核心区)(文化、旅游、园林、水利、规划),如一级水源地,受到严格法律保护。
结构性控制边界,包括4类;一是形态优化控制(结构绿地、通风廊道、蓝带绿网、郊野公园),如通风廊道,原来缺少控制要求;二是规模减量控制;三是有限条件开发边界(相关部门所规定的核心区外围、有控制要求的地区);四是允许建设区(可开发地区)。
合理界定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是新一轮空间发展战略的重点,包括城镇体系和中心体系两个方面的调整。上一版总体规划提出的“1966”的城镇体系格局,具有行政化的局限。新城、新市镇差异化发展是城镇体系优化的基本策略:一是提升嘉定、青浦、松江和临港等新城的能级,打造未来长三角区域的节点城市,二是与中心城区连在一起的新城,形成宝山、闵行、川沙等作为辅城,和中心城功能互补、空间协调。三是形成南桥、惠南、金山、崇明、枫泾等相对独立的新城。
上海作为全球城市还需要专业性功能中心支撑,促进多中心功能体系发育,尤其是外环周围要形成若干专业功能副中心,支撑中心城区和外围地区之间的空间转换和结构调整。如虹桥商务区是一个副中心,与陆家嘴商务区相对应,强调特定功能属性。
大都市尺度下要考虑人的因素,形成了“生活圈”理念,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一是基本生活圈,15分钟步行范围内,保障日常生活和基本的公共服务;二是日常通勤圈,根据唐子来教授研究,30-40分钟范围实现上下班的空间组织。
上海人口高度密集,空间范围大,支撑这样一个空间体系高效运行,一是优化与周边省市的衔接;二是市域交通与枢纽、轨道与地面、绿道与交通网的衔接。尤其强调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和空间体系的高度一体化发展。强调复合“交通-空间”体系,强调轨道交通的全面支撑。未来轨道交通重点不再是中心城,而是往郊区发展,外围放射线会大大加强。郊区增加轨道网络密度,提高枢纽和节点地区的轨道交通可达性。
从“十一五”后期开始,上海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开始此消彼长,上海也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上海的制造业用地规模近1000平方公里,是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重点。上海产业不能空心化,工业用地减量化同时,实现104工业区块的优化、195工业用地的转型和198工业用地的复垦。工业用地的转化升级一定要叠加多层次的政策区概念。新一轮总体规划要注重创新功能集聚,创新功能包括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
2012年上海建设用地规模达到3034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2410万人。从五普(2000年)到六普(2010年)上海年均增加人口约62万。上海提出从空间上锁定总量3226平方公里的上限目标,但人口增长和分布是动态的。研究证明,空间规模和人口规模应其实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中心城区功能与资源过于集中,以10%的土地承担了52%的人口,而外围郊区人均建设用地达弹性很大,今后重心向郊区转移,逐步提高新城的人口集聚能力。
(本文根据张尚武教授在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名讲座听录整理而成,并经本人同意发表。)